深耕航空、工厂物流等领域的全场景
自动驾驶落地,驭势科技又创造了一个全球首例!
11 月 28 日,香港国际机场管理局宣布已在今年 9 月引入数台由驭势科技提供的
无人驾驶巡逻车,以加强航空安保水平。
这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,第一款在机场禁区内用于巡逻的
无人驾驶车辆。
1
全球首例:在机场禁区内
根据香港机场方面披露的信息,双方合作的
无人驾驶巡逻车采用宝骏 KiWi EV 车型打造,基于驭势科技的通用
自动驾驶技术栈 U-Drive 实现,可进行全天候全流程无人化作业。
目前机管局的这批
无人驾驶巡逻车,主要用于沿机场跑道南路进行自主巡逻,已行驶超 1 万公里。
机管局机场运行副总监姚兆聪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,此次在机场禁区内投放
无人驾驶巡逻车,主要目的并非是为减少人力投入,而是为了加强机场的安保力度。
相关背景是,香港机场明年将增加开放北跑道,其对应需要覆盖巡逻的海岸线越来越长,即使不断增加人手,也难以做到
无人车的巡逻密度和精准度。
据汽车之心了解,此次在机场禁区内投放的
无人驾驶巡逻车,配备8 个高清摄像头,3 个激光雷达(车头两侧盲区及车尾)以及2 组GPS,能够监测周围的人和物体,以避免碰撞,确保运营安全。
在无人巡逻车上,也设置有安全监察系统,工作人员可以查看巡逻车的状态,有需要时也可以切换成人工操作。
巡逻车在日间和夜间均可以运行:
当车辆侦察到有人于跑道南边界围网 3 米范围以内时,就会发出警告,同时将影像传送至控制中心,方便机场运营团队跟进处理。
据姚兆聪介绍,利用
无人车进行巡逻作业,具备几个优势:
可进行全天候作业,目前
无人驾驶巡逻车的运营时间为 16 小时;
不受恶劣天气影响,巡逻车可以承受每小时 180 公里的风速,曾经在 8 号台风和台风预警天气下进行作业;在恶劣天气下,车辆可以减速行驶,但依然能够保证运营。
据说由于在过去 2 个多月时间内,
无人驾驶巡逻车的表现十分理想,香港国际机场方面表示,预计从 2021 年 12 月起,将增加巡逻范围至禁区内的北环路。
目前在香港机场内,除了这次新增的
无人驾驶巡逻车外,其场内部分物流车也利用了无人驾驶技术开展常态化运营。后者每日往返于货运大楼与停机坪进行运输作业,目前已「完全无人化」运营近 700 天。
据香港机场披露,自 2019 年投入发展
无人车技术以来,机场在这一领域的投资超过5000 万港币。
下一步,香港机管局计划在 2021 年年底进一步扩充巡逻车车队规模,并扩大服务范围。
机场内现有的无人物流车队和
无人驾驶巡逻车队无人驾驶技术进行场内智能协同,高效率完成机场服务工作。
机管局还计划于 2022 年第三季起在机场禁区分阶段测试
无人驾驶巴士,利用无人驾驶小型巴士电动车,在禁区内接载机场员工到不同的地点工作。
机场方面的目标是 2023 年投入正式运作。
长期机管局还计划将
无人驾驶系统应用至航天走廊,预计于 2024 年使用
无人车接载旅客往返机场、航天城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,以及将服务延伸至东涌市中心,进一步提升来往机场的交通配套。
利用
无人驾驶巴士在禁区内进行工作人员的接驳,项目预计在明年开始试运营,中长期目标是在 2024 年实现无人驾驶巴士接载乘客来往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及航天城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的无人巡逻、无人物流以及无人巴士项目,全部由驭势科技提供技术支持。
2
深耕全场景,驭势科技在
航空领域已经一骑绝尘
2016 年成立的驭势科技,可能是国内在完全
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上跑得最快的公司。最新数据是,公司车队的无人化商业运营里程已经突破 100 万公里。
驭势科技创始人、董事长兼 CEO 吴甘沙之前介绍,其 AI 驾驶技术已经服务于汽车制造、危险化工、食品加工、农业养殖、重工制造、民航机场、产业园区等几十个行业。
在航空领域,驭势科技起步较早,目前在这个领域的
无人驾驶应用中几乎独树一帜。
2017 年 3 月,驭势科技就与广州白云机场开展合作,在机场部署无人接驳车,向中外旅客提供机场摆渡服务;
2019 年 6 月,驭势科技完成去安全员运营测试,实现「真无人」
自动驾驶产品交付;当年 12 月,其与香港机管局共同研发
无人驾驶物流车正式投入服务,实现「去安全员」的常态化商业运营;
2021 年 1 月,香港国际机场官宣将在 2021 年第一季度全面启用驭势科技
无人驾驶物流车,完全取代传统人力驾驶拖车来运送旅客行李。
尤其在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,国际机场已经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关卡。
姚兆聪提到,疫情之后,机场希望尽可能减少人与货物的接触,管控疫情、保护员工,因此也推动加速了
无人车辆的进一步规模化。
因此,2021 年第一季度,香港机场内运行的行李拖车全部改为无人物流车。
在无人物流项目中,驭势科技的车辆在香港机场进行了近 700 天的完全
无人驾驶常态运营,丰富的机场无人驾驶运营数据和经验,这也是推动此次无人驾驶巡逻车进入禁区快速落地的原因之一。
据悉,近期驭势科技还将陆续公布新的机场落地项目,并作为唯一
无人驾驶单位参与了国内机场无人驾驶标准建设。
2
通用老司机的商业实战实力
在
自动驾驶技术打磨上,驭势科技的路线是打造一个通用技术栈即 U-Drive 平台,来实现分场景的商业化。
因此,其内部的研发策略是一栈式研发中台,服务于包括机场、物流、前装量产、Robotaxi 等在内的各个产品线,结合具体场景推出产品。
根据吴甘沙在近日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披露,2021 年,驭势科技的目标是拿下 20 个客户。
除此之外,继今年 1 月完成由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战略注资的总金额超 10 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之后,驭势科技还获得了由国盛资本、中信证券投资、湖北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的新一轮融资。
在创业近 6 年之后,驭势科技的物流
自动驾驶正在商业化的快速推动期。
今年 9 月,驭势科技发布标准化的 AI 驾驶服务平台「UiBox 解决方案」,意味着其在无人物流、无人公交和乘用车
自动驾驶赛道之后,也正在开辟更大的战场。
小鹏汽车亮出最佳季报
路特斯、Momenta发起机器人公司,注册资本1亿元
萝卜快跑一年营收或超 2.7 亿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无商业用途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